由榫卯想到的

 11月初,將有一個聯合展覽,為了展覽決定自己制作作品的外框.選擇了最廉價的柔軟的,最廉價的楊木板條.板條很柔軟,當用扁鑿的時候簡直不是在切割,就像切一塊奶酪. 經過幾次反復後還是決定用榫卯結構將柔軟的板條結構成纖細的外框.由此對於榫卯真正的開始了實踐.    中國人可說是將榫卯結構達到了極致,且看中國古家具,就好像是使用過電子計算般的嚴絲合縫,以至於幾百年後仍然結實.且看中國的建築更是將榫卯在建築上發展到極致.中國的建築,尤其是皇家建築.如天壇中的祈年殿,一座巍峨的攢尖建築,整個建築沒有用一顆鐵釘,完全用榫卯結構完成.中國建築講究"立柱頂千斤"九根蒼天的金絲楠木盤龍柱,將一座巨大傘形的穹頂托天而起. 歷經幾百年而巍然不動.紫禁城午門巍峨莊嚴,凡到此者無不為自己的渺小而驚歎,也無不為皇家的威嚴而折腰.但整個午門建築除了兩側的山牆和前面窗下的坎牆,全是用木制榫卯結構完成.向天的飛簷就是使用力學原理,讓皇家建築多了更多的曲線,而不似西洋建築多以直線.中國建築多以磚木結構,這就局限了中國建築向高空多層發展,故此,午門建築就是座落在一個高聳的城牆上的用榫卯結構完成的大積木.城牆將建築高高的托起,又起到了防御功能.而同樣是榫卯結構在中國的山西就有著名的應縣木塔,塔高九層,屹立到今,也許與山西處於中原與塞外間的要沖,蒙古高原干燥的氣候成全了這座高塔經幾百年而不糟朽,但最重要的是中國人用木結構在中古時代就完成了向高層結構的挑戰.   凡今日卻很少再見榫卯結構之用品和建築,全部代以現代材料,以至於榫卯結構幾近成為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符號,也證明了陰陽只說.榫卯既公母,公母既陰陽也.